全國僅有33所高校擁有58座全國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遙遙領先,北京大學居然未進前八
以前,“國家級實驗室”(簡稱“國重”)代表一所高校和企業在某個領域的領先水平;現在,“國家級實驗室”雖然仍然是領先水平的標志,但“全國重點實驗室”(簡稱“全重”)則是國家級實驗室的引領者,目前數量十分稀少,代表了全國科研的最頂級水平,也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核心助推力量。

按照2020年的規劃,“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國重)總數量將在700個左右。其中,學科“國重”300個左右,企業“國重”270個左右,省部共建“國重”70個左右。
而“全重”目前只有66個,其中科研院所8個,高校58個,僅分布在最頂級的33所高校之中,可見其稀少程度。
58個“全重”分布情況詳見下圖,紅色字體的為首批20個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

長期排名全國前四的浙江大學擁有9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數量高居榜首并遙遙領先,彰顯了浙大超強的研究能力,清華大學擁有6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只能屈居第二,令人意外的是,北京農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居然各自擁有三家,并列排名第三位,而全國最頂級學府北京大學僅擁有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排名并列第9位。

西安交通大學在這份榜單中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吉林大學等名校并列排在第13位,各有一家全重實驗室。
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己沒有獨立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僅和其他高校共有。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頂級名校具體沒有全國重點實驗室,令人倍感意外。

這也側面說明這些高校在科研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