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當我第一次在央視看見豐谷酒業的廣告,沒有被它大氣磅礴的氣勢所感染,而是對它最主要的廣告語挑起了刺:“豐功偉業穿喉過,杯酒沉浮江山定”。這應該屬于第一感覺吧。
關于這則廣告格調不高的批評很多,比如司馬望遠的個人主頁:創造這句廣告詞的人自覺得很了不起吧?喝酒都能喝出這么高的境界?純屬放屁!如果一個當權者把喝酒當做豐功偉業,把江山沉浮寄托于杯酒之間,這不是混蛋,還能是什么?廣告可以沒文化,但不能打著文化的旗號推銷庸俗!再看看現在廣告中此起彼伏的某某“品牌文化公司”、某某“品牌推廣公司”、某某“文化傳播
我不是憤青,所以只是純粹對這個廣告語的文字部分來提出不同看法:我對“穿喉”兩個字用在廣告語上十分不敢茍同。“穿喉”給我的形象可是相當糟糕,武俠小說里經常有這樣的場景:一支毒箭或者毒鏢穿喉而過,對方馬上斃命,見了閻羅王。還有,喉嚨下來很快到大小腸,所以穿喉能夠很快聯想到穿腸。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醇酒美人,果然貼切啊,呵呵。如果一定要用這樣的廣告語,那么我認為“豐功偉業順(潤)喉過,杯酒沉浮江山定”都要比你“穿喉過”來得恰當吉利。
上述所言為我一家之見,不知是否貽笑大方?再簡單舉例說說品牌形象的心理暗示。很久以前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世界上所有的汽車標志,只有現代的標志是傾斜的。汽車需要給予人們一個安全、堅固的品牌形象,這應該是所有汽車品牌共有的行業特質。所以絕大多數的汽車商標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四平八穩的商標。我不知道現代“H”標志向右傾斜是否有自己的內涵,但舍棄了行業的品牌共性,我認為值得商榷。
一個獨立思考品牌內涵、正在學習中成長、有一定見解的人,期待與你交流。電子郵件>>:weiguoyong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