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舉行的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會議傳出消息,“湖南省食品安全監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在湖南檢驗檢疫局啟動,這是湖南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首個科技重大專項。
這一項目由湖南省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牽頭,長沙市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湖南省藥品檢驗所、湖南省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食品安全監管和研究部門共同參與。
作為農業大省,湖南農業已逐漸形成了糧油、肉奶水產、果蔬茶等五大產業鏈,2010年,全省出口食品農產品再創新高。然而,由于缺乏全面、系統的食品安全生產規范、評價標準和監控體系,導致全省食品安全家底不清,在某些行業和區域,食品農獸藥殘留超標、濫用添加劑等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針對湖南食品安全狀況不明、控制不到位的問題,項目將重點突破食品安全風險檢測指標體系、食品安全指標數學模型建立等多項技術難題。建立大米、果蔬、豬肉等食品及相關產品全程安全控制技術規范20項、溯源控制系統2個,培育建立食品安全示范企業3家,形成1個食品安全示范區。
項目首席專家黃志強介紹,專項實施后,一方面將基本形成湖南省食品安全監測、預警和評估體系,為政府、企業、消費者提供更為科學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支持政府決策,有效提高人民最關心的菜、米、肉、油等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另一方面示范區的建設將提高長沙市區域內食品安全進行監測與控制水平,促進長沙市食品安全城市的建設。同時還將提高湖南省食品安全生產水平,促進食品產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