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市民在核酸檢測方面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疑問,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在11月28日舉行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一百五十二場)上做出了回應。
一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質量管理工作,主要從行政管理、技術指導和執法檢查三個方面加強核酸檢測質量管理工作。
李畔介紹,核酸檢測機構必須取得資質才能夠開展相應的核酸檢測工作,最起碼需要具備生物安全二級以上的資質和醫療機構的職業許可證。然后向屬地衛生健康部門提出申請,由當地的衛生健康部門組織現場審驗,現場審驗的時候市臨床檢驗中心也會派專家前往。通過以后發證,然后報市衛生健康委備案,形成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日常的監管工作主要由屬地區縣衛生健康部門進行。檢測人員需要通過系統的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區縣衛生健康部門會對試劑的采購和核酸檢測過程進行監管。市衛生健康委會不定期抽查。
由于核酸檢測工作是一項技術專業要求非常高的一項工作,所以技術指導非常重要。市臨床檢驗中心負責全市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區縣負責本轄區內的,對實驗室的樣板接收、處理、核酸提取、擴增以及結果報告各個環節、各個鏈條上進行現場檢查督導。
李畔強調,“特別重要的是盲樣考核,我們叫室間質評。盲樣拿給你,你也不知道是陽性還是陰性,你做了以后必須和我的比對是一樣的,如果出現了不一致就是考核不合格。這種情況這種實驗室會被暫停檢測資格。”
在疫情期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組織市和區縣的臨檢中心對實驗室進行專項巡回指導。在本次疫情期間,派專家駐點對第三方實驗室進行全過程指導,所有的樣本從進入實驗室到結果的報告整個過程都會被進行追蹤,所有的過程都嚴格按照相關的工作程序來進行。
在監督執法方面,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每年都會對核酸檢測的機構進行例行檢查,日常的監督是不定期、不定時的,每年會有1-2次的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核酸檢測機構有沒有資質、是否出具虛假報告、醫廢的處理是否違反相關規范等違法行為。
在今年7月份,重慶市組織區縣對全市醫療機構類的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開展了一次專項執法檢查,209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中有205個實驗室為合格,有4個實驗室被責令整改,主要是醫廢處理方面的一些問題。
近期,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藥監局成立5個專項檢查小組,對中心城區16個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開展了專項聯合執法檢查。李畔表示,“我們一定會依法依規嚴肅打擊核酸檢測中的違規違法行為,請廣大市民朋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