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執行《出行防疫政策》,這座中國一線城市在經歷短暫停滯后,又恢復了對外交流。
面對數以萬計的出行人群,在深圳最大的高鐵站(深圳北站),僅用2天時間就建好了一座每日最高能完成6萬人普通檢測,以及4000人快速檢測的核酸檢測PCR實驗室(由3個方艙組成),而提供這個核酸檢測PCR實驗室的企業,是來自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的廣東天賜灣實驗室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目前這家企業已有資格在佛山“大健康”產業中排名。該企業早在兩年前就投入到了全國抗疫事業中,迄今為止他們制造的移動PCR方艙實驗室、以及為新疆等條件較為艱苦的區域提供的方艙式發熱門診已超過千部。
“佛山造”方艙實驗室每日可做3萬多份檢測
“3月18日深夜,深圳市委要求9個火車站都要在23日前具備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企業接到命令要求提供核酸檢測PCR實驗室,保障深圳北站核酸檢測任務。”該公司總經理陳德義回憶起當天供貨要求,稱每日要保證最高能完成6萬人的普通檢測量。
經過公司2天加班趕制,3月22日這個核酸檢測PCR實驗室運抵深圳北站,按期保質保量交付使用。
目前抵達深圳北站的旅客,在高鐵站出口處進行核酸檢測后,由北站運送人員集中運送至PCR實驗室標本接收處,再由實驗室檢測人員接收待檢。不僅可以節省核酸樣本運送時間,還可以有效規避轉運樣本、人員流動帶來的生物安全風險。
實際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現,天賜灣與鐘南山院士領導的技術研究團隊一起合作,研發生產可移動的核酸檢測PCR實驗室。“武漢的疫情緩和后,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全國都建室內核酸檢測實驗室不現實,而移動的、可組裝的實驗室既可以做到準確性,且性價比最高。”陳德義介紹了當時公司開發初衷。
當年6月,該公司發布移動PCR方艙實驗室產品,之后幾乎每個月都有新信息出現,比如方艙實驗室提質升級,以及方艙實驗室火速支援南京、無錫、鄭州等全國各地抗疫,2021年5月更是援助了廣州抗疫,當時廣州白云機場、紅十字醫院,南海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均用過該公司生產的移動PCR方艙實驗室。
“現在我們的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已經升級到第四代。”陳德義指出,從目前核酸檢測速度看,除了一些交通樞紐會部分選擇快檢外,較多檢測機構會選擇60-90分鐘出結果,因為這樣的診斷方法在確保無誤的前提下,也兼顧了經濟性。“當前企業生產的方艙實驗室,每日大概能做3萬多份檢測。”
該公司生產的第一代移動PCR方艙實驗室,目前已經升級到第四代。尹輔華 攝
值得一提的是,移動PCR實驗室還可以重復使用。經過專業人員的消毒,可以重新運到疾控中心、醫院、港口或者第三方檢測等單位再次使用,也可經過專業存放和維護,待需要時重新投入使用。
“現在的移動PCR方艙實驗室還需要檢測人員,他們在里面檢測時間都比較長,很辛苦。”陳德義指出,公司每年研發經費在500-1000萬元,希望盡快能和其他企業共同聯合開發出少人甚至無人值守的PCR方艙實驗室。
方艙式發熱門診或成醫院應急資源
除了開發核酸檢測PCR實驗室,該公司還在推進方艙式發熱門診項目。
2020年底,該公司接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請求,需要一批方艙式發熱門診。因為新疆地廣人稀,醫療資源相對偏少,但是又很需要利用發熱門診來阻斷疫情傳播。
當時已是10月,為了趕在大雪封山封路前將方艙式發熱門診運送到新疆各地,企業加班加點生產,最終解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燃眉之急。
“方艙式發熱門診滿足‘三區兩通道’設置要求。其中潔凈區有獨立的出入口,半污染區設有緩沖間,醫療功能區主要包括獨立的掛號、收費、藥房、候診、診室、治療室、搶救室、輸液觀察室、標本采集室、隔離觀察室等。” 陳德義指出,隨著診療精細化要求進一步提升,可以預見,國內有一批醫院都需要這種獨立于主樓的醫療設備,避免出現院內交叉感染,如果保養及時,這種方艙式發熱門診使用壽命可達15年。
圖為在公司為甘肅臨夏州人民醫院配置的方艙式發熱門診。廣東天賜灣實驗室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供圖
作為落戶蘆苞近8年的企業,該公司目前年產值近2.5億元。“落戶蘆苞后得到當地政府關心支持,作為一家做定制化產品的企業,我們希望進一步利用好人才引進、政策支持等營商環境,提升發展水平。”陳德義稱,公司未來要打造實驗室技術研究院。
“移動PCR方艙實驗室解決了大規模核酸快檢需要,而方艙式發熱門診可設置為長期性的醫療應急資源,其產業前景都不錯。”陳德義表示,目前公司總部研發部門在三水蘆苞,而產品組裝在南海里水,希望通過佛山的“南海+三水”合作戰略,擴大產能,幫助地區做大“大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