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食品包裝行業交流發布會上,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主任趙金松在會議上做了發言,介紹了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檢中心的基本情況,以及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現狀與對策等內容。以下是趙金松發言全文。
趙金松:感謝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給我這個平臺,也感謝董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一起分享關于酒類包裝上存在的問題。
在座各位對我們這個機構不是非常熟悉,前面的部分也是對我們機構的介紹。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對國際包裝協會提供技術支撐。
在國家質檢總局劉副局長下來視察的時候,他建議我們將省中心升級為國家級中心,能夠為酒類品牌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搭建了國家級的技術中心。今年3月份正式獲得了國家級的掛牌。
我們可以對金屬、陶瓷、玻璃、木制品、紙制品類的包裝進行檢測。除了承擔國家下達的監督、抽查任務以外,還為瀘州老窖、郎酒等包裝企業提供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測服務。同時我們也會跟企業共同研發地方標準。現在酒類方面的標準非常缺失,我們以前只是關注產品的品質,而忽略了包裝質量,作為檢測機構,我們沒有依據,而這些企業走在了前面,我們就跟他們共同開發一些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為他們在技術上提供支撐。
四川是一個生產美酒的地方,我們也希望大家有空到四川來。我們這邊作為國家級的技術中心,不但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同時還要為企業打造精品的實驗室。因為很多企業的檢測能力不強,作為白酒生產許可證的規定要求,企業必須設立檢測實驗室。包裝檢測更多的是在外觀方面,它的品質、重金屬遷移和殘渣方面的檢測比較少。我們也希望依靠實驗室的技術能力為相關企業搭建技術平臺,建造自己的實驗室。在產品出廠之前達到質量要求。我們中心獲得了一系列的技術資質。
后面我將給大家介紹我們檢測中心的條件和能力,也希望這些方面的介紹跟在座各位達成共識,為你們提供技術支撐。我們團隊中擁有兩名博士,都是從事材料和科學研究的。12位碩士和20多位工程技術人員,組建了金字塔式的人才隊伍結構。同時我們還在打造研發隊伍。不但是按照國家標準提供檢測,還要研究一些滯后的標準。我作為國家食品風險評估的理化組專家,在北京參加了三次會議,對所有牽扯到食品安全方面的標準進行清理,有些標準已經滯后了,需要廢除,這些工作正在進行過程中。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進一步研發現在還沒有出臺的標準,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中心投入2000多萬購進了同位素質譜議。可以進行元素跟蹤,到底是從哪個地方來的,是從原料里來的,還是從土壤里來的,我們用碳氫氧進行標記。第二個儀器是全二維飛行質譜,現在包裝材料上面有一些新的材料跟紙結合以后出現異味,這些設備可以檢測材料上的遷移成分,以前是在酒體里進行風味物質的分析,現在也在包裝材料上進行研究。ICP-MS主要是對重金屬進行檢測,以后檢測重金屬的方法都要用ICP代替。通過ICP-MS它是等離子質譜,不管是恒量的,還是微量的,都可以檢測出來。我們也購置了原子力顯微鏡,主要是在納米尺度下的材料結構進行研究。還有薄膜透氣性方面的檢測設備。我們建立了恒溫恒濕的實驗室。
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現狀與對策。現在的酒類包裝有玻璃、紙制、陶瓷等等。以前我們是關注酒類的重金屬指標、甲醇等方面的內容。在董老師的倡導下,現在我們也越來越關注產品的外包裝,特別是陶瓷燒制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重金屬遷移,玻璃上釉也可能對酒體產生污染。像前段時間報道的塑化劑問題,與酒接觸的管道是塑料的。現在有些酒廠還是用香精香料來勾兌,或者是有些小企業的生產不規范,都可能將這些物質帶入酒體。與酒相關的包裝材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國外已經制定了《食品接觸包裝材料及器具關于遷移》的安全法規。國家質檢總局也立了兩個項目,就是關于塑化劑的遷移問題。我們不單是研究衛計委的3個指標,同時也對6個指標進行了研究。我國已經加入WTO,國外對技術堡壘方面對我們有很多限制。如果我們不在科研方面進行研究,不在技術上全面進步,以后產品要想進入國外市場會受到很大限制。我也希望通過國家級的中心做一些對行業有益的事情,解決現在面臨的技術難題。
目前的包裝材料主要分為塑料類、金屬類和紙制類。塑料是很廣泛使用的材料,屬于高分子聚合物。我們接觸的金屬在酸性條件下是熱不穩定的,會帶入產品中。董老師也對紙包裝進行了科普宣傳。
今天有很多生產企業來參會,我們統計到全國食品包裝生產企業上萬家,單單是酒類的生產企業就有600多家,有生產許可證的只有60多家,說明生產現狀很不規范。從業人員的素質偏低和技術水平落后等問題比較突出。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報道了年份酒的事情,小企業的不規范有可能影響整個行業,這就需要行業自身的自律,要用良心來做產品。但也需要技術的規范,不要以為中國制造就是很低端、沒有技術含量。通過這個行業平臺,我呼吁大家真正做好產品和品質,要用良心來做企業。
我知道包裝材料的質量標準也是不規范的,上次我們在中國酒協開會的時候提出另外一種方式,呼吁建立一種生產準入制度,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生產,不是每個人員都能達到要求。生產許可證的現狀需要我們共同建立,協會要建立生產包裝的準入制度。
我就是來自于監管部門,剛剛段部長介紹了很多法規,但現在這些法律法規的落實不到位。食品相關產品監管部門已經劃到了質檢。在工商和流通市場存在很多的監管盲區,希望國家可以形成一條龍的監管體系。
現在很多包裝材料的標準和檢測方法亟待健全完善。我們在清理國家標準的時候,有些還是六十年代發布的標準。這就需要龍頭企業帶頭做這件事情。作為標準的倡導者、執行者有利于行業規范。我也希望跟各個龍頭企業共同合作制定行業標準,進一步梳理標準,建立規范。
食品包裝材料行業要倡導低碳、環保包裝,加強功能性包裝材料的研發和安全評估。加快標準修改、制定工作,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完善制品包裝材料的安全保證體系,強化企業自律行為和社會責任感,為了食品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現在可以提供217個技術參數的認證,可以開展紙制、金屬、木制、材料、陶瓷等材料的檢驗。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平臺為相關食品包裝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我在這里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各位領導和專家以及各位包裝業的同仁多到我們這里參觀、指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