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束激光,源自任策團隊自主研發的百瓦級皮秒激光器,其切割精度可達頭發絲直徑的五分之一,它也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
高精度激光器作為“工業母機”的核心部件,在新型顯示制成、綠色能源產業、半導體芯片制成等領域廣泛應用。百瓦級皮秒激光器開發團隊負責人任策指著運行中的設備說,“如今,我們自主研發的設備穩定性超過進口產品,且具備了年產300臺的能力,真正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這份底氣,來自閩都創新實驗室獨特的創新土壤和機制保障,讓任策團隊如魚得水,將構想變為現實。

皮秒激光憑借其熱效應非常低的特點,直接把能量聚集在材料內部,操作時不會對表面造成任何損傷。人民網 楊灝昱攝
不同于傳統實驗室,閩都創新實驗室從誕生之初,就帶著鮮明的“產業基因”。2019年9月,閩都創新實驗室作為福建首批省級創新實驗室之一獲批成立,超前布局戰略性先進光電材料、新型照明與顯示、高速通信與感知三大方向,目標直指光電信息產業自主可控。
傳統科研機構與產業需求之間常存“鴻溝”,閩都創新實驗室勇探新路。瞄準國家戰略和地方產業需要,實驗室通過“成果轉化直通車”“揭榜掛帥”“賽馬”等行動,將人才、科技等要素送入企業,將資本、產業等要素接入實驗室。
任策正是以“揭榜掛帥”的方式被引進的高端人才。“當時實驗室不僅承諾給予研發團隊充分自主權,還能幫助我們對接福州光電產業鏈的上下游資源。”回想起2022年毅然辭去外企職務,選擇加入實驗室,任策直言當初的決定非常明智。
談及初衷,任策說,在企業研發體系里,受限于短期市場目標,難以深耕激光領域核心技術,更無力長期投入顛覆性技術攻關。而閩都創新實驗室“團隊引進+項目落地”的引才模式,以及“科研—轉化—產業”的閉環機制,與自己所具備的產業經驗和技術攻堅能力高度契合。
在實驗室的支持下,任策組建起一支精干的開發團隊,全力投入國產皮秒激光器的研發攻關。短短兩年時間,團隊就相繼攻克了激光內環境管理、智能脈沖控制、激光脈沖純化等關鍵技術,開發出百瓦級皮秒激光器產品。
研發成功只是起點。結合市場需求,實驗室還對具有發展前景的科技成果深度孵化。2024年7月,以該核心技術為依托的福建步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向上對接晶體材料企業,向下對接新能源鋰電池等制造企業,精準補齊了福州光電產業鏈的中游短板。

任策團隊自主研發的百瓦級皮秒激光器產品,穩定性超過進口產品。人民網 謝星宇攝
“目前,我們的皮秒激光器相關成果帶動新增經濟效益2200萬元,訂單覆蓋福建及長三角、珠三角的新能源汽車、芯片制造等企業。”任策表示。
任策團隊的成果,正是閩都創新實驗室核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實驗室就是要做‘政府不能做、高校不愿做、企業做不了,但科技創新又必須要做’的事情。”中國科學院院士、閩都創新實驗室主任洪茂椿將其發展思路總結為“破解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和產業化‘最初一公里’”。
五年來,實驗室在成果轉化、原始創新、人才培育上持續突破,累計自主引進15個高水平研發團隊,匯聚520余人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80多項,完成重大創新成果30多項;轉化成果200多項,孵化3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新增產值300多億元。
“下一個五年,希望能夠凝聚一批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將閩都創新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并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光電信息領域材料和器件集成與應用綜合研究創新平臺。”洪茂椿許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