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品種----
我國是天然藥物之鄉,對中草藥的探索研究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目前大約有12800多種藥用植物,我國各地常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近30年來,隨著分析化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色譜、光譜等分析手段引入了中藥材的質量標準研究中。 2010年版《中國藥典》于2010年1月頒布,并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共收載藥品品種4567種(藥典一部收載2165種,二部收載2271種,三部收載131種)。藥典一部中新增中藥材65種,飲片439種,修訂了359種中藥材和飲片標準。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藥新增率達到89%,中藥和中藥飲片在該版藥典中被擺到了極為重要的位置,無論在數目還是具體指標上,都有了飛躍。新版藥典中藥品種的修訂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來進行藥品的鑒別、檢察和含量鑒定,以提高分析靈敏度和專屬性,解決常規分析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高效液相色譜法是新版藥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含量測定技術。然而,《中國藥典》中藥品的液相色譜測定方法僅規定了色譜柱填料的類型、流動相的組成、檢測波長、柱溫和理論塔板數,未規定柱填料的分類、長度和粒度等條件,因此這使檢驗人員難于重現實驗,在實踐中仍然需要進行色譜條件的摸索與確定。
島津公司長期以來致力于食品、環境、醫藥等各領域分析技術的應用方法開發,一直關注國內外藥典法規政策,積極應對當今的新局面。北京大學藥學院承擔了《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中藥材的修訂工作,在這個研究領域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為了方便相關分析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10年版藥典中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兩個作者單位強強聯手,發揮各自專長,為本書的成功編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用高效液相色譜進行鑒別、檢查和含量鑒定的中藥材品種,對藥典收載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進行了充實、優化,詳細介紹了藥典收載情況、藥材高效液相色譜行為、色譜條件的選用、儀器配置、對照品和樣品的色譜圖、定量標準曲線及重復性數據。第二部分介紹了針對上述中藥材品種的快速液相色譜分析方法。本書方法實用、數據可靠,檢測人員根據書中的方法完全可以重復實驗,將會對分析工作提供莫大的便利。
本書中常規高效液相色譜分析部分的所有圖譜和數據均由北京大學藥學院陳世忠教授課題組提供;快速液相色譜分析部分的所有圖譜和數據均由島津(廣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本書由曹磊、[日]端裕樹主編,陳世忠、黃濤宏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島津公司分析中心的姚勁挺、周璐穎、郝紅元和冀峰等。本書可供研究機構及制藥企業從事藥物合成、藥物分析、中草藥研究的研究人員,全國各地藥品檢定所、檢驗檢疫機構從事藥品檢驗的技術人員以及藥廠從事藥品質量控制的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從事相關液相色譜分析的企業或人員,以及高等院校藥學、中藥學、制藥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