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發展各有不同,但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出現很多相同點。例如中庸與營銷就相雷同。不偏不倚為中,不變為庸;即在什么時段、什么環境下,做出正確的決策為中;堅持重復有效的執行為庸。而營銷是發現需求并滿足需求的過程;發現需求、刺激需求、拉動需求為營,讓客戶方便購買到產品為銷。知識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不斷變化的時間、環境下,做出正確的決策并堅持重復有效的執行!
現代人說營銷、看營銷、學營銷,是企業全員必須了解的重要科目。而《中庸》一書可謂博大精深,其實早在中國古代已經把握住精髓所在。現在讓我們從中庸的角度去看看營銷。營銷的種種知識是告訴企業,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這與《中庸》所提出的核心理念非常相同,也就是說根據企業的現狀與外部環境做出正確的決策(不偏不倚為中)然后堅持重復的去執行好(不變為庸)用到企業管理上即:企業決策與行動兩塊。
一、企業決策(中)
結合企業各方面資源,因時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就是比較理想的決策。因此必須從企業自身人力、物力、社會資源等方面綜合考慮,才是最適合的決策。目前中小企業更多的模仿、借鑒別人的方法與策略,運用到自己企業時,經常感覺格格不入。中就是不偏不倚,在企業不同時期,采用不同方法。
1、做大做強——資源整合、資本運營,適合掌握資源、社會關系、資金實力強等企業;
2、做精做細——差異營銷關鍵所在,適合中小企業發展、中大型企業做強有效途徑;
3、盯銷量弱品牌力——面臨生存挑戰的必然選擇,但不宜長遠使用;
4、知名度高銷量低——有長遠規劃還需要結合中短期目標,全力提升銷售力;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有自己的規律,也沒有絕對正確可效仿的方法。只有結合企業的現實處境與社會資源,才可以既不左又不右,選擇合適企業發展的道路行走。
二、重復有效的執行(庸)
一位清潔工,三十年如一日認真的清掃大街,成為了勞動模范。簡單的東西重復、堅持做好,平庸的事就不平庸了。執行,在古中國一直是說行動。想好了就去行動、就去做,堅持做好!所以對于執行力的提高,更多是心態、觀念、意志等方面的強化。
1、良好的心態——是執行的前提;
2、方法與技巧——是執行效率提升的關鍵;
3、監督與考核——是可持續執行的必然;
中庸,是孔門傳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孫子思,恐怕年代久了,傳授會有誤差,所以把它寫成書,傳授給孟子。《中庸》善讀者玩索而有德焉,則終身受用之,有不能盡者矣。知識人都可以學,但經歷是把知識運用后的總結,也就是心得法要。自古兵法爛熟與胸者,不一定是兵法大家,只有學以致用,時常溫故而知新,才可以更出類拔萃!
陸明峰,從基層業務做起,十多年來在民營、國企、外資企業工作,歷任區域經理、大區經理、銷售經理等職務。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素質,通曉營銷管理,擅長團隊管理、費用管控、營銷培訓、營銷策劃、品牌建設、資源整合等。本人喜歡學習、善于思考,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郵件:szlu200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