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大學極地環境監測與公共治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極地測繪遙感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武漢大學舉行。副校長唐其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院士楊元喜、李建成、龔健雅、孫和平等15位學術委員,以及近百位來自兄弟高校和相關機構的領導及專家出席。
唐其柱致辭,期待實驗室發揮多學科優勢,面向極地科技前沿,服務國家極地戰略。唐其柱和院士專家們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揭牌儀式后,實驗室召開了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實驗室主任張小紅教授匯報了實驗室的目標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獲批以來的科學研究與建設工作進展。學術委員會充分肯定了實驗室的定位、研究方向與內容,希望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南北兩極的環境變化、和平利用和公共治理等問題,充分發揮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學科優勢,文理工多學科交叉,建成直接服務國家極地戰略、特色鮮明的一流實驗室。
實驗室同時舉辦了極地測繪遙感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來自全國極地測繪遙感行業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就極地測繪遙感及相關領域的學科前沿和最新進展開展了學術交流。潘德爐院士和龔健雅院士分別作了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極地環境研究思考”、“開放地球引擎(OGE)的研發與應用” 的論壇主旨報告。
據悉,極地環境監測與公共治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23年3月獲批建設,由我校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牽頭,聯合了測繪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和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等極地研究相關單位優勢力量,通過測繪遙感、地球物理、生態、國際法學和政治學等學科交叉,聚焦極地環境監測與公共治理研究,解決全球關注的極地重大科學問題,貢獻極地治理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