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成都東部新區舉行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首批科學家團隊及公共技術平臺入駐儀式,首批4個科學家團隊、2個公共技術平臺入駐實驗室,標志著未來醫學城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邁入新階段。新年伊始,成都東部新區招商引智第一槍自此打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東部新區產業項目攻堅年迎來“開門紅”!
“首期”呈現
天府錦城實驗室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統籌規劃,依托四川大學等單位,以成都東部新區為核心打造的生命健康領域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作為天府實驗室的重要構成,既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鞏固新時代國家戰略大后方的重大擔當,又是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強勁引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以臨床需求為核心,聚焦臨床醫學轉化,服務醫學發展重大需求,突破先進醫療技術瓶頸,與國家醫學中心一體化發展,共同形成一批原創性研究和應用成果,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生命健康領域科創平臺。
目前,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載體建設于2021年9月啟動,首期13.3萬平方米載體已完成土建工程及首批設備采購,13樓展廳與實驗室已呈現,具備科研團隊、公共技術平臺入駐條件。
2022年11月23日,天府錦城實驗室正式揭牌。
“首批”入駐
4個科學家團隊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1月28日,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首批4個科學家團隊正式入駐,分別是:余洛汀教授、唐麟教授、王書崎教授、耿佳教授。
“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擁有完整的醫療產品研發、驗證、生產及銷售配套體系,對于新型科創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余洛汀教授如此解釋選擇天府錦城實驗室的原因,“這種模式有望吸引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團隊,打造出國際一流的科創平臺。”余洛汀教授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他帶來的“蛋白降解平臺”發展了獨特的PROTAC去linker化優化策略。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唐麟教授將“單克隆和納米抗體制備技術平臺”落地到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擬進行“開發靶向CCR8的抗體或小分子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等研究。他用“‘醫、教、研、產’全方位發展”來形容自己對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的喜愛,他也全面了解過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的優勢——國家醫學中心為生物醫學創新型企業提供了一個強大的研發動力;華西醫院將在該區域打造一個全國一流的綜合性醫院,為創新產品提供臨床驗證服務;華西醫學院的研究生院將為這個區域的研發提供人才保障;同時,區域布局了各類孵化器,可加速產業轉化。
王書崎教授擁有劍橋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副研究員、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四川大學特聘研究員等多個“斜杠身份”。他帶來的“器官生物芯片及生物反應器研發平臺”致力于開發國內首家整合Qiagen柱式提取法和TaqMan技術的核酸檢測分析儀的全自動微流控核酸檢測系統、開展器官芯片技術與生物反應器系統開發及應用。他本人特別看重未來醫學城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地利之便,“(未來醫學城)背靠三岔湖,環境優美;離天府國際機場很近,對舉辦學術交流、產品展示活動非常有利”。
“未來醫學城很重視人才發展,對于人才有很好的支持政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耿佳教授帶來的“單分子治療藥物檢測技術平臺”將圍繞精準醫學與個體化醫療背景下的精準用藥需求,探索可實現藥物單分子監測與識別的單分子生物傳感器。他同樣深度了解過未來醫學城及其所在地成都東部新區,他一一細數成都東部新區的人才支持政策、人才配套服務工作,以一句話來概括選擇天府錦城實驗室的理由:各類人才都可以在這里安居樂業。
2個公共技術平臺入駐
同一天,賽默飛基因芯片分析平臺、迪安診斷(四川)精準醫學平臺正式入駐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成為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首批入駐的公共技術平臺。
賽默飛基因芯片分析平臺致力于服務前沿生物技術領域PI團隊和企業,為其提供一站式的科學研究服務及成果轉化支持。
迪安診斷(四川)精準醫學平臺將聚焦癌癥、婦兒、老年、精神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診斷領域,建設腫瘤檢測平臺、感染檢測平臺、慢病診療平臺、婦幼遺傳診斷平臺等國際一流綜合精準診斷服務平臺。
接下來,成都東部新區將聚焦招商引智、建圈強鏈工作,全面深化與四川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單位的合作共建,打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創新轉化通道,進一步促進生命健康領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迸發,高起點高水平建好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為科學家們團隊及公共技術平臺入駐保駕護航,努力為國家戰略全局和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科學家團隊名片
1.團隊領軍人物:余洛汀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獲四個Ⅰ類新藥臨床批件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
入駐平臺:蛋白降解平臺
·發展了獨特的PROTAC去linker化優化策略,針對多個靶點優化得到的PROTAC候選分子成藥性優異;
·發展了分子膠類蛋白降解分子篩選及優化體系,開發了多個對新靶點、具有新作用機制的分子膠類蛋白降解分子;
·在復合物靶向蛋白降解分子、病原微生物靶向蛋白降解分子領域進行前瞻性的布局,目前已開發多個First-in-Class蛋白降解候選分子。
2.團隊領軍人物:唐麟教授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獲得四川省“天府峨眉計劃”,成都市“蓉漂計劃”長期項目支持
·獲得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引進專項項目支持
入駐平臺:單克隆和納米抗體制備技術平臺
·建立了單克隆抗體技術平臺及納米抗體技術平臺;
·研究特定趨化因子及其受體在腫瘤發生過程中分子機制對腫瘤免疫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開發靶向CCR8的抗體或小分子用于腫瘤免疫治療。
3.團隊領軍人物:王書崎教授
·劍橋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后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副研究員
·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
·四川大學特聘研究員
入駐平臺:器官生物芯片及生物反應器研發平臺
·開發國內首家整合Qiagen柱式提取法和TaqMan技術的核酸檢測分析儀的全自動微流控核酸檢測系統(檢測儀+微流控芯片);
·開展器官芯片技術與生物反應器系統開發及應用。
4.團隊領軍人物:耿佳教授
國家青年特聘專家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博士生導師
入駐平臺:單分子治療藥物檢測技術平臺
·圍繞精準醫學與個體化醫療背景下的精準用藥需求,探索可實現藥物單分子監測與識別的單分子生物傳感器;
·研究突破高靈敏度藥物監測的生物芯片和分析算法,建立標準體系,開發滿足臨床應用需求的便攜式單分子藥物監測原理;
·打破國外對于高精度藥物即時監測設備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