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杭州5月9日電(王逸飛)9日浙江官方發布消息,該省近日新增白馬湖實驗室、東海實驗室和天目山實驗室3家省實驗室,分別聚焦能源、海洋、航空等領域。至此該省省實驗室數量已達9家。
省實驗室被浙江視作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第一梯隊,也是該省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力軍,為高水平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堅實保障。
2020年7月,浙江為首批4個省實驗室授牌,分別西湖實驗室(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省實驗室)、湖畔實驗室(數據科學與應用省實驗室)、之江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良渚實驗室(系統醫學與精準診治省實驗室)。去年5月,浙江新增甬江實驗室與甌江實驗室2家省實驗室。此次是該省“上新”的第三批省實驗室。
記者了解到,新增的3家省實驗室聚焦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攻關,平均總投資為5年60億元左右。
其中,白馬湖實驗室為能源與碳中和省實驗室,由浙能集團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共建,地方政府及國資國企支持,民資民企參與,核心基地落在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畔,聚焦綠色能源的能質轉化與傳遞,圍繞太陽能轉化與催化、零碳能源轉化與存儲、能源低碳轉化與多能耦合等方向開展研究,著力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構建多元協同發展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東海實驗室為智慧海洋省實驗室,由舟山市政府發起設立,依托浙江大學、海洋二所等建設,加強與浙江省海港集團等合作,聚焦海洋環境感知、海洋動力系統、海洋綠色資源等方向,開展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提升海洋裝備研發、資源開發、災害治理能力,支撐海洋數字經濟、智能裝備和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天目山實驗室為航空省實驗室。實驗室聚焦超聲速綠色民機新原理與基礎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圍繞超聲速綠色民機智能設計、綠色民用航空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高性能航空材料與先進制造、智能飛行管理與高效機載能量綜合等方向開展研究,為浙江省躋身全國航空制造強省提供支撐。
根據浙江官方部署,該省共計劃高水平建設10家省實驗室。浙江將以3個月為期,定時召開省實驗室例會,比拼建設進展和成果創新,并由第三方專業機構綜合評估,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推動省實驗室高質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