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全市持續加強核酸檢測服務能力,增設核酸檢測采樣點,滿足人民群眾“應檢盡檢”“愿檢盡檢”需求。2月20日,記者從沈陽市衛生健康監督中心了解到,沈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核酸檢測實驗室專項監督檢查,同時,加強了民營醫療機構普法宣傳,強化法治保障,增強疫情防控能力。
“核酸檢測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期發現的重要手段,生物安全是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沈陽市衛生健康監督中心醫療監督科科長張曉冬稱,沈陽市現有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實驗室70余個,其中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16個,其他的分布在各級醫療機構內。醫療機構內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主要用于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和其他人群“愿檢盡檢”,第三方檢測機構則是在全民篩查中承擔主要任務。
昨日,監督檢查人員來到位于渾南區的遼寧森特醫學檢驗實驗室,對實驗室布局、硬件設施、應急預案、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新冠病毒樣本準運證辦理、實驗室樣本包裝、保存、運送、處理及個人防護、實驗室消毒、醫療廢物處置等進行詳細核查。據實驗室總經理趙旭生介紹,該檢驗機構日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量每天約2000管,而從春節至今,檢測量大幅增長,目前每天檢測約7000管。“我們的實驗室24小時無休(包括節假日),工作人員三班倒,及時、高效地為百姓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同時,在全市有多達15個采樣點,從采樣到樣本轉運再到實驗室檢測全流程服務,以滿足市民的核酸檢測需求。”
同時,市衛生健康監督中心將監督檢查與普法宣傳相結合,有計劃地走進民營醫療機構,對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宣傳,分層分類精準普法。“醫學檢驗機構屬于新業態醫療機構,專業類別單一,沒有專職的院感人員和法律法規培訓人員。但是,民營檢測機構在日常的臨床檢驗和疫情防控期間的核酸檢測中都承擔著大量的工作任務。我們對實驗室負責人和檢驗人員進行相關法律知識培訓,通過普法宣傳將有效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保證檢測質量,提高檢測效率,使民營檢測機構在常態化新冠肺炎防控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助力沈陽建立公平法治、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張曉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