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與三亞市人民政府簽署“種業創新實驗室”共建協議。未來,“種業創新實驗室”將圍繞育種技術創新、品種創制、良種繁育與加工、產業孵化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種業創新實驗室”項目作為國家南繁研究院的二期標志性設施工程、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主要組成部分,將有序銜接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中科院種子研究院等種業重大創新平臺,全力打造國家南繁硅谷和全球種業科學中心。
據介紹,“種業創新實驗室”將面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民營養健康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主要農作物、農業動物和農業微生物為對象,承接種質資源、基礎理論和表型研究等上游重大平臺成果,聚焦育種技術創新、品種創制、良種繁育與加工、產業孵化等種業創新中后端,深度融合種質與信息兩大資源要素,與已有平臺有機銜接,構建一體化種業創新全鏈條,為國家種業振興、從根本上保障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搶占國際種業制高點,提供強力支撐和堅實保障。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通過“種業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與運行,將匯集國內外生物種業領域創新力量,以突破生物育種領域前沿性重大科學問題,創新精準育種技術,完善種業科技創新鏈條為目標,利用海南資源優勢等,構筑生物育種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性品種研發高地,推動南繁育種科技創新在時空上實現從季節性到全天候的轉變。在學科上實現從田間試驗測試到實驗室精準研究全鏈條的轉變;在管理上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協同創新”的轉變;在服務上實現從“碎片化”服務到系統化服務的轉變;在組織上實現農戶個體行為到政府整體引領帶動的轉變,將三亞建設成為種業硅谷示范區,推動國際化種業的進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引領全球種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