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盡管從阿富汗撤軍的窘境被很多媒體稱為是“美國外交大潰敗”,但福山等一些美國學者認為,華盛頓面臨更大的挑戰其實在國內。不僅政治極化依舊,而且疫情也陷入失控狀態。8月23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高達26.6萬,7日平均值超過15萬,日均死亡病例自3月中旬以來首次增至1000人以上,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3萬。有報道說,目前美國的醫院不僅因為新冠病人激增病床出現緊張,甚至大批醫護人員因為身心俱疲選擇了辭職。更讓人擔憂的是,與此前情況不同,在本輪疫情反彈中,兒童患者在美國新增確診病例中所占比例正在快速增長,8月中旬的感染病例比6月中旬增長了200%以上。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的惡化速度是在人們對拜登政府充滿期待中發生的。拜登上臺之初一改特朗普的行事風格,顯示出尊重科學、尊重專業知識和專家的積極態度,讓很多人感覺有希望能夠讓美國擺脫“全球第一抗疫失敗國”惡名,也讓美國政治恢復常態。
顯然,人們高估了拜登團隊的能力,也低估了美國政治生態困境效應外溢帶來的嚴重性。

美國本輪疫情反彈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最近的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10個州全在南方,以過去7日十萬人中的死亡比例計算,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排名前三,得克薩斯州第九。以七日平均死亡人數來統計,佛羅里達高達228人,得州為139人,路易斯安那州為56人,密西西比州為33人。在佛羅里達,較年輕人口中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比例較大,有36%的死亡病例發生在65歲以下的人群中。一些死者年僅20歲,沒有任何基礎疾病。
南方州為什么會如此嚴重?因為這些州大部分是共和黨控制的紅州。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最近幾個月成為美國政治明星,因為他在對抗拜登的聯邦政府防疫措施方面成為共和黨中的“急先鋒”。他領導的州政府不再向美國疾控中心(CDC)提供每日疫情匯報。他甚至在7月30日頒布州長令,禁止學校實施口罩強制令,理由是讓“家長為他們的孩子和家庭做出最好的選擇”。他在最近一次集會上開玩笑說,小孩子們反正不知道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并聲稱他希望看到孩子們的笑臉不被口罩遮擋。
德桑蒂斯的決定引起了州內一些學區的強烈不滿和批評,因為在一些不要求學生戴口罩的學校已經暴發疫情,學生和教師的感染數疾速上升。一些學區表示拒絕執行州長令,依舊要求學生戴口罩,但是德桑蒂斯以停發州政府經費威脅學校。這就造成了8月中旬以來該州疫情疾速惡化,因為正值美國秋季開學。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另一個保守派和共和黨的票倉得克薩斯州,該州州長阿博特近期也明令禁止民眾接種疫苗、師生佩戴口罩。在這些地區,學區只能訴諸法律來保護學生和教師。
為什么這些共和黨州長會采取如此極端危險的做法,甚至不惜用學生的健康和生命來為他們的政治立場做犧牲?因為“口罩政治”早已成為美國的一道風景線,難以輕易去除。自疫情暴發以來,圍繞戴口罩和社交距離與隔離等疫情控制措施,美國兩黨打得不可開交。去年5月1日,數百名武裝示威者聚集在美國密歇根州首府蘭辛市議會大樓前抗議民主黨州長惠特默延長“居家令”的決定,宣稱惠特默州長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是“法西斯”行為。特朗普甚至公開贊揚這種暴力做法。
除了取悅分裂的美國民眾,另一個更為重要的驅動力來自于特朗普。在1月6日的暴力沖擊國會山事件發生后,特朗普在共和黨內部的聲望一度受挫。但是三四個月后,形勢就開始反轉,共和黨人開始重新聚攏在特朗普周圍,否認該事件的暴力性質,希望靠特朗普的影響力在中期選舉中獲得勝利。很多之前對特朗普持批評態度的共和黨人,轉而改變立場,取悅特朗普和他背后的支持者。近日,特朗普不顧疫情反彈在亞拉巴馬州搞萬人集會,就得到了共和黨的大力支持。
而在這些共和黨人中,一些年輕精英表現得尤為激進。德桑蒂斯是其中較為顯眼但絕非最激進的一個。事實上他因為此前曾鼓勵民眾打疫苗而被特朗普的親信斥為“出賣特朗普”。難怪他現在出臺很多反對防疫措施的政策,以表明對特朗普的忠心。
就像過去一周發生在阿富汗的撤離潰敗一樣,拜登團隊在控制疫情方面的能力也明顯讓人失望。仔細回顧過去幾個月的防疫措施,拜登團隊似乎完全相信,只要接種疫苗就萬事大吉,但其實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適當的隔離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因此,在過去幾個月當中,為了加快恢復經濟,美國政府在疫情還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況下就放開了管制措施,公共場所幾乎看不到戴口罩的,旅行、聚集的活動也是毫不避諱,即便目前疫情出現反復,政府出臺的“強制政策”也只是小范圍和建議性質的,更多還是鼓勵接種疫苗。
“政治優先”并非只是共和黨的考慮,出于明年中期選舉的需要,拜登政府對于一些共和黨州長的抵制行為并未采取強硬措施,也不愿因為疫情擴散而對中間選民群體進行嚴格的防疫措施要求。不難看出,自8月中旬以來,無論是應對阿富汗形勢還是處理國內疫情反彈,拜登團隊的內在缺陷已經暴露無遺,執政能力面臨嚴重挑戰。這樣一個團隊難以管控一個陷入極度分裂的美國社會,更無力讓美國避免新一輪人為的災難。(作者是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