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代君說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以“強化檢驗檢測機構監管”為主題舉辦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介紹了市場監管總局于近期制修訂的《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修正案)》,其中指出,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應當對所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負責,并明確除依法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外,還須依法承擔民事、刑事法律責任。


據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司長董樂群介紹,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市場監管、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業升級、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近4.9萬家,營業收入超過3570億元,從業人員141萬人,當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近5.67億份,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0%,是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檢驗檢測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檢驗檢測改革發展和監督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為此,市場監管總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強化改革法治保障的要求,著力推動檢驗檢測領域相關規章、文件的制修訂工作,新制訂出臺了《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修訂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
編者注: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44,007家、從業人員128.47萬人,分別較上年增長11.49%、9.4%;對社會出具各類檢驗檢測報告5.27億份、實現營業收入3,225.09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3.13%、11.49%。
《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依據《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上位法的規定,明確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檢驗檢測活動的基本行為規范、從業要求和資質要求等;強調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應當對其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負責,除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外,還須依法承擔民事、刑事法律責任。《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修正案)》明確了資質認定事項實行清單管理的要求,避免了重復審批,解決了資質認定事項范圍不統一等問題;并固化了疫情防控長效化措施,明確了因應對突發事件等需要,資質認定部門可公布符合應急工作要求的檢驗檢測機構名錄及相關信息,以保障上述機構臨時承擔應急工作。
另外,發布會還指出,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藥監局等部門聯合部署“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督抽查,開展重點整治;同時,推動失信聯合懲戒,將不實和虛假檢驗檢測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推動各部門共同實施失信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