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我市召開的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謀劃未來國家重大科研設施建設,圍繞信創、現代中醫藥、合成生物、物質綠色制造、細胞生態等重點領域,對標國家實驗室高標準籌建海河實驗室,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原則,高水平啟動建設2至3家,著力打造天津版“國之重器”。
按照“一設施一政策”原則,我市今年加快已落地重大科研設施建設,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完成系統部署,達到承接國家重大任務能力;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完成土建工程和主要工藝設備設計;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在高端人才聚集、技術平臺建設、關鍵技術突破、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培育等實現新突破;充分發揮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塑造學科發展新優勢,提升重點領域原始創新能力。
我市將堅持建設、申報、布局“三步并行”,積極培育戰略科技力量。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100個化合物入庫,初步形成中藥組分靶向高效篩選、組分配伍深度優化、組分中藥新藥開發能力。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完成建設運行方案制定,探索為京津冀地區綠色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決策建議和科學解決方案。積極申報化學合成生物學、新能源轉化與存儲、功能晶體材料等國家重點實驗室,持續壯大實驗室國家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