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華中中心專場簽約暨藍火大講堂活動在長江新區舉行。現場,9個高校項目與武漢企業簽約,加快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里”,讓“躺在”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成為現實生產力。
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華中中心專場簽約暨藍火大講堂活動現場。
這9個項目涉及大健康、高端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內容涵蓋5G狀態下電表的控制管理、即插即用串聯型電能質量控制器、谷物代餐產品配方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等。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高校代表現場就相關項目與武漢企業代表進行簽約,簽約金額達8.06億元。
其中,“即插即用串聯型電能質量控制器”這個項目被比喻為電力系統的“凈化器”,填補了世界技術空白,成果轉化應用后,未來將有助于老百姓用電更安全、更穩定,降低電力系統維修成本,為電力系統保駕護航。
“好比自來水的凈化器,這個技術能把電力系統中非正常的‘雜質’、干擾因素等有效去除,讓電力系統變得‘更干凈’。”項目主導人、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李達義介紹說。
簽約儀式后,“藍火大講堂”第二期開講,圍繞大健康主題,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方鵬騫、楊祥良、謝尚縣三位教授分別作了專家報告。據了解,“生命經濟”作為長江新區三大產業方向之一,目前正在著力打造“國際醫學創新區”,今后將以國際前沿醫療服務、醫學創新研發、高端康養服務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
“舉辦本次活動,是對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的具體貫徹和落實,對提升長江新區和全市科技創新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實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長江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9月,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正式掛牌,為校企精準對接“牽線搭橋”,致力于加快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在漢轉化、落地。“下一步,將以做強長江新區副城為依托,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新高地,在加速從‘0’到‘1’的技術突破的基礎上,助力從‘1’到‘N’的產業化應用,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高效協同。”

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華中中心專場簽約暨藍火大講堂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