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劉秀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春江,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耀光,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姜道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田世平共7位專家組成。劉秀梵院士任專家組組長。
張東軍向蒞臨本次評議會的專家表示歡迎,對各位專家給予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在主持時指出,自“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學校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堅持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定位,統籌推進“5+1工程”,實施學校十三五規劃,綜合改革,精準定位,集中發力,全面落實各項建設任務和改革任務,帶動了學校整體事業的發展。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學校于2019年6月啟動部署了“雙一流”中期自評工作,對照“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從學科體系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科技研究和社會服務、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與交流、體制機制改革等七方面,圍繞建設成效,分析差距,總結經驗,提出了下一階段改進的重點任務和要求,形成了全面細致的自評報告。
孫其信代表學校做“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報告,他從“雙一流”建設目標、整體進展,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他指出,學校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加快“雙一流”建設步伐,按照“特色、服務、貢獻、引領”的總體定位,以“5+1”工程為統領,堅持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辦學定位,聚焦“雙一流”建設各項任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構建新時代農科學科體系、構建通專平衡人才培養體系、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人才強校戰略、創新社會服務模式、傳承紅色基因、成立一帶一路與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等為改革突破口和著力點,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和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他同時強調,學校仍然面臨辦學資源相對緊張,學科結構需進一步優化完善,專業布局及大類人才培養機制有待加強,學術領軍人才仍顯不足等方面問題,學校下一階段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以立德樹人為使命,以強農興農為己任,進一步聚焦問題和不足,持續加快改革創新步伐,推動“雙一流”建設取得更大發展。
隨后,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學科與工程、作物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獸醫學、草學九個一流建設學科的負責人對照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在分析對比符合度與達成度的基礎上,總結了建設成效,查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建設中期進展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學校培養拔尖優秀人才、傳統優勢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國家和行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中肯意見和建議。專家們結合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新需求,分析了下一階段學校“雙一流”建設面臨的挑戰,希望學校要面向未來農業發展,深化綜合改革,加強探索創新,加快學科轉型升級,不斷提升解決國家急需和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問題能力。
最后,孫其信代表學校衷心感謝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建設給予的充分肯定和悉心指導,并表示學校將認真聽取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心懷危機意識,應對各方挑戰,認清差距不足,形成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扎實推進落實,努力實現以評促建的目標,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不懈努力!
學校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學院負責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