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國國家計量院來訪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7月8日,泰國計量院參觀了中國計量院光通信與光探測計量、玻爾茲曼常數(聲學氣體與噪聲測溫)、能量天平、銫噴泉鐘與守時、納米計量、輻射測溫、無機分析實驗室。以及中國計量院在國際單位制SI重新定義后,計量領域開展的研究工作。泰國計量院就醫學、食品安全、環境計量領域發表了合作意向。
7月9日-11日期間,中泰兩國計量院研究人員開展實驗室的深入交流。
一、醫學計量方面,圍繞呼吸機、自動血壓計、多參數監護儀、輸液泵/注射泵、呼吸機、血透機、光治療設備等介紹各自工作情況;
二、環境計量方面,主要詳細了解了中國計量院自行研制的顆粒物質量濃度標準裝置、PM2.5/PM10自動監測儀校準系統性能;
三、化學計量方面,主要聚焦于食品中元素形態分析,包括大米中砷元素形態的測量和魚肉中甲基汞成分的測量。
最后,雙方共同交流和分享了上述領域中各自的研究進展情況,并探討了共同關心的合作領域的內容。泰方一行還參觀了流量、壓力、光學領域的實驗室。
7月11日,中泰計量交流閉幕座談會召開。
據悉,泰國國家計量院(NIMT)隸屬于泰國科技部,是泰國法定的最高科學計量機構,是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的正式成員。中泰兩院合作基礎深厚,在培養計量專業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
2018年中國計量院獲批實施外交部瀾湄合作項目,段宇寧率團出訪泰國計量院,推動瀾湄項目下中泰計量合作交流;同年,泰國計量院院長來華參加首屆瀾湄國家計量合作研討會,并簽署《關于推動瀾湄國家計量與測量標準合作聯合聲明》,同期中國計量院接收4名泰研究人員在長度、溫度、力學、電學方面進行為期2周的瀾湄短期培訓,3名來院在醫學計量、壓力、流量方面開展為期2-6個月的中長期技術交流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