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新聞發布會獲悉,新修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下稱《條例》)經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10月1日起施行。
對于如何保障以科技人員為主的各類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收益,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解決廣西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條例》作出了新的規定:例如,第二十六條對未規定或者未約定轉化收益分配的職務科技成果,要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不低于70%的比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的支出計入本單位當年工資總額,不受本單位當年工資總額限制,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的事業單位不受績效工資總額限制,也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基數。
為充分調動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政府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不需報相關主管部門審批或備案。第二十三條對執行政府科技計劃項目所形成的及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科技成果的歸屬作出了規定,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等權利屬于項目完成單位。
此外,在國家倡導鼓勵發揮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新形勢下,《條例》新增了5條來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如明確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具有市場應用前景的科技項目可以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支持企業各類研發機構建設。鼓勵企業通過購買科技成果、技術入股等方式,承接高等院校、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等單位的科技成果并實施轉化,并給予補助。增加國企轉化績效考核的內容,明確國企研發投入在考核中可以視同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