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在科研成果產品化應用方面29日再推新措,校企協同共建的“復旦-錦波”功能蛋白聯合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中心由復旦大學和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旨在提高我國在防治女性生殖道感染及宮頸癌蛋白藥物等功能蛋白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功能蛋白研發及應用技術進行前沿科學問題的探索性研究,激發生物技術研發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復旦大學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教授表示,復旦大學為服務“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著力在源頭創新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發核心前沿技術、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師生創新創業三個層面的布局推進,促進學校科技創新工作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學校一直在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期望在深化和加強學校學科發展的前提下,與行業龍頭企業、地方骨干企業建立更緊密、更長效的合作關系。同時,響應國家的“大政策”,承擔學校的社會責任,聚集學校多學科領域專家,為企業發展提供診斷、咨詢、規劃、技術開發等支持,構建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的創新鏈,推動學校創新科技發展的再跨越。
聞玉梅院士表示,在學校各方尤其是醫科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創新發展、基礎與臨床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此次“復旦-錦波”功能蛋白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對于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培育優秀人才團隊、凝聚優勢科技力量、長遠持續穩定發展,并最終實現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目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新型功能蛋白制劑是現代生物科技發展的“急先鋒”。人類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或真核細胞內,通過微生物發酵或細胞培養,使轉入的目的基因在微生物或細胞內表達,產生所需要的功能蛋白質。國內上市企業中涉足生物制劑的大多屬于這一類別。如基因重組干擾素、EPO、G-CSF、重組腫瘤壞死因子、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重組人白介素-2、重組人胰島素、重組人生長激素、重組人乙肝疫苗、重組人源單克隆抗體等。功能蛋白制劑產品生命周期長,更適合特殊群體使用,特別在分子診斷、疾病預防、激素缺乏、腫瘤治療等方面的應用占有較高比重。
“制備新型功能蛋白領域有其獨特的特征,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校與資金靈活、導向性強的企業‘強強聯合’,通過共建研究中心的模式進行合作,將有利于優勢資源的整合和產品研發的提速。”中心主任姜世勃教授說。
基于功能蛋白的研發,“復旦-錦波”功能蛋白聯合研究中心將建立4大平臺,分別是“防治女性生殖道感染藥物研發平臺”、“防治宮頸癌藥物研發平臺”、“蛋白藥物長效化研究平臺”、“疾病診斷與檢測新型技術研發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