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昕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這種現象與土壤中環境激素污染日益嚴重有關系,應引起高度關注。”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劉昕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應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龐大的市場需求出發,發展環保塑化劑產業鏈集群,消除污染物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劉昕說,長期以來,農田耕地農用地膜、塑料大棚的廣泛使用,以及廢棄農用薄膜、垃圾袋泛濫成災,使大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在土壤、水體和大氣等環境介質中遷移、轉化,從而循環進入人類食物鏈。
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是一類具有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的環境雌激素,存在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毒性,可引發系統功能紊亂,影響內分泌系統,影響新生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引發女性性早熟,對發育中的男性生殖系統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有機污染物,并未列入我國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
“無毒、環保的塑料助劑在國外應用十分普遍。我國相關品種相當匱乏,其中生物可降解的環保型塑化劑品種更是罕見。”劉昕說。為此,劉昕建議,優先做好環保塑化劑產業規劃和項目引進。積極發展無毒、環保、生物降解及增塑性能良好的塑料助劑,從源頭上遏制和降低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污染。
此外,他還建議,國家應建立適應我國實際情況的限制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殘留量的國家標準,將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有機污染物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在動態監測中及時分析、跟蹤、監測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