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轉基因大米外包裝上的信息,記者來到了位于武漢市黃陂區城鄉結合部的灄口街,在記者買到的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的三種大米中,有兩種大米的生產廠址就在這里。
據倪廠長介紹,他們加工廠的稻谷和大米來自全國各地,在加工過程中,工廠會根據大米的口味和成色做一定調配,然后包裝出廠。
在倪廠長所出示的檢測報告里,記者看到,目前武漢市場的大米所實行的是GB1354—2009標準,這個標準只是對大米的一些物理性指標進行了規定,當地監管部門按照這個標準對大米進行檢測后,合格的大米就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在我國所制定的大米出廠標準中,并不含有轉基因的檢測項,所以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都不會對出廠大米進行檢測,這就導致即便有一些大米含有轉基因成分,大米銷售商和消費者都無從知情。
而對于許多出口企業來說,他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購了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米,導致他們在出口時遭受損失。上海市一家食品廠2013年出口歐盟的一批白年糕中,就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因為屢次從中國出口的米制品中檢測出含有非法轉基因,從2012年開始,歐盟開始針對中國出口的米制品實施更為嚴苛的入境檢查,歐盟要求所有中國米制品在出口前都必須出具不含26種轉基因的檢測報告。
2014年05月27日,農業部發布《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以水稻、玉米、大豆和油菜種子為重點,依法嚴厲查處非法生產、加工、銷售轉基因種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