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在會上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要求到2013年底,初步建成京津冀區域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省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
近年來,經常光顧的霧霾天氣成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老百姓心中的一塊陰影。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4.6%,超標天數比例為65.4%,其中重度污染天數比例為2.7%。
環境保護部與6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在會上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這被認為是繼國務院日前全文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落地”最關鍵的一步。
同時,環保部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提出,經過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全面改善。
《細則》要求,電力、鋼鐵、水泥、有色等企業以及燃煤鍋爐,要加快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改造,確保按期達標排放。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新建和改造燃煤機組脫硫裝機容量5970萬千瓦,新建和改造鋼鐵燒結機脫硫1.6萬平方米;新建燃煤電廠脫硝裝機容量1.1億千瓦,新建或改造脫硝水泥熟料產能1.1億噸;電力、水泥、鋼鐵等行業完成除塵升級改造的裝機容量或產能規模分別不得低于2574萬千瓦、3325萬噸、6358萬噸。到2017年底,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等行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
此外,《細則》提出,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到2014年底,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到2015年底,石化企業全面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完成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到2017年底,對有機化工、醫藥、表面涂裝、塑料制品、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的559家企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這三大區域是治理重點,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則是重中之重。“環境目標更高、治理措施更嚴、支持力度更大。”
《細則》還要求,到2013年底,初步建成京津冀區域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省省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到2014年底,完成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省級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任務。
環保部監測司相關官員表示,希望能在重污染天發生24-48小時內發出預警,要對污染等級做出盡可能準確的預報,以方便地方政府決策是否采取應急舉措,“預警將是一個實時滾動的過程”。除氣象衛星外,環保部的環境衛星也將參與,將首次通過衛星遙感的方式對區域污染進行監測。
另據了解,我國其他省份也將陸續簽訂目標責任書,預計10月底將全部完成。而責任書的內容涉及煤炭總量控制、淘汰落后、環保準入等多方面內容。
現代實驗室裝備網 實驗室行業專業網絡媒體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現代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現代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