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當前國產光譜儀器同質化嚴重、用戶對國產儀器認可度不高、儀器可靠性與進口優秀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低價競爭導致的利潤下降、進口品牌推出中低端產品加大國產儀器的競爭壓力等問題,2013年8月16日-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的第五期“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暨光譜儀器問題點與對策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沙龍現場
此次沙龍得到了廣大業內人士的積極響應,國內外上游零部件廠家相關人員、整機制造廠家研發人員、業內資深專家及儀器用戶代表等60多人參加此次沙龍。沙龍特別邀請了光譜儀器及關鍵部件資深研發專家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究員楊嘯濤、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主任陳江韓、天津大學教授趙友全、島津公司高級工程師段彥倉等作報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劉長寬致辭,介紹了“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的開展情況。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文玉主持會議。
楊嘯濤指出,“光譜儀器的進步與周邊技術的發展二者密不可分,創新需要從跟蹤外圍技術開始,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光譜儀器中。”并舉例介紹了原子吸收光譜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事例,如1983年通過計算機技術首次將石墨爐信號在顯示屏上顯示;2004年德國耶拿公司推出高能量氙燈、高分辨光學系統、固態檢測器的連續光源原子吸收;2011年珀金埃爾默將光纖引入原子吸收光譜儀器,……
光譜儀器核心部件之一:光源
近年來,新型脈沖氙燈的研制與使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楊嘯濤與趙友全分別介紹了各自研制的脈沖氙燈情況。楊嘯濤參與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制與開發》中的“高穩定度光源的研制與開發”課題,該項目已經結題,相關產品也已經產業化。趙友全參與了2011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高性能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與部件的應用及工程化開發”,目前已經研制出了樣機,其產業化也已可以預期。相信這些技術及產品為國產光譜儀器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
借此機會,整機制造企業紛紛向上游部件生產企業提出建議:紫外分光光度計與原子吸收所用的氘燈有一定的區別,建議氘燈制造企業生產時考慮到;國產光源廠商應該提供產品的細節數據;有些品牌的氘燈點燈難、元素燈漂移……,相關部件廠商現場給予了解答。
光譜儀器核心部件之二:光柵
與以往不同,此次沙龍將舉辦地設在了長春,并組織參會人員參觀了中國光柵的發源地——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長春光機所)。2007年,以長春光機所為依托單位成立了國家光柵制造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已有5臺光柵刻劃機,擁有光柵母版457塊,每年提供3萬多塊光柵,光柵用戶200多家。
大部分國產光譜儀器的光柵都是來自長春光機所,這次有機會直接體驗光柵的制造過程,并與光柵中心的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國產光譜儀器企業的代表積極提問、尋求幫助,并提出改進意見,如光柵毛邊造成的雜散光變大、光柵應編號便于溯源等。長春光機所的巴音賀希格、齊向東兩位主任表示將積極解決此類問題,并針對企業用戶提出的光柵測試服務問題介紹到,光機所依靠原綜合分析中心的部分資源成立了一家測試服務公司,提供的服務范圍更寬泛,可以為光譜儀器企業解決此類問題。
光譜儀器核心部件之三:檢測器
據日本濱松范四國介紹,2005年濱松在廊坊投資建成分公司,研發、生產光電倍增管等產品,目前,濱松光電倍增管產品占有中國光譜儀器市場90%左右的份額。
關于檢測器的討論,首先拋出的問題便是,如何打破日本濱松的光電倍增管在中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據副秘書長劉文玉介紹,國外光電倍增管供應商還有英國ET等公司。目前國內也有企業開始研制、生產相關產品,如2012年海南展創公司引進的法國弗通尼斯公司的光電倍增管生產線已經投產,預計3年內達到年產23萬只不同型號光電倍增管產品的規模。南京華電也與安徽光機所合作生產光電倍增管產品,但是目前,還主要應用于醫療行業。
另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承擔了2012年重大科學儀器研制專項“科學儀器專用CCD的研制及儀器開發”,目前該項目已經在研發中了。
光譜儀器其他部件:流量計、泵……
在一些光譜中會應用到流量計等,但整機儀器企業在選擇這些配件時經常發生“大材小用”的問題,“大材”性能高、功能多,但往往超出了儀器制造企業的需求,反而由于這些“大材”的價格高,大幅增加整機儀器的成本,使得儀器企業不得不忍痛放棄,也有些儀器廠商干脆自己生產。
對此,流量計供應商七星華創王昭說到,“此次參加沙龍就是要多了解分析儀器行業發展情況,以及我們用戶——儀器公司的需求,針對性的研制適用于分析儀器的流量計。”
建議建言
“在開發產品之前先做好產品的定位,如果是通用、常規的產品可以嘗試使用國產的器件,利用好每個器件的長處,國產產品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上海光譜總經理陳建鋼指出,“上海光譜用的就是國產的燈和檢測器,性能不差,我們可以分享相關信息與技術。”
關鍵器件檢測設備投入成本大,國產部件生產商出廠檢驗與整機制造商進廠測試都有一定困難,對此,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韋東遠指出,“我國光譜儀器研發及產業化等沒有平臺支撐,建議由分會牽頭申請建立光譜儀器產業聯盟,達到資源共享、為生產企業服務的目的。科技部863計劃每年有一個支持建立聯盟的項目,相關資助資金達4000萬,目前國內已有90多家產業聯盟。”
作為儀器用戶代表以及多年來光譜儀器研發專家,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主任陳江韓對儀器制造商們提出了建議,“大家都說可靠性是設計出來的,但是國產儀器企業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幾乎沒有質量控制。儀器企業應該實現標準化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要把諸如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到實處。”
在此次沙龍上,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文玉向與會的儀器企業代表介紹了分會計劃開展的工作,并征求代表的意見。主要工作包括:連通上游和下游企業,提供采購服務,將儀器企業零部件采購成本降低10%;利用分會資源,與業內專家和實驗室合作開展儀器測評、用戶使用調研,出具測評報告和使用報告,讓用戶了解儀器的真實性能、企業找出技術差距;聯合相關組織機構及儀器企業,推動儀器標準的制修訂,規范行業技術與市場。
為深入探討我國科學儀器發展機遇與挑戰、產業發展瓶頸等問題,加強國內科學儀器廠商之間的交流,提高國內科學儀器廠商的管理水平,提高國產科學儀器產品的質量,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于2012年3月開始定期舉辦 “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活動,沙龍先后探討了科學儀器市場發展情況、如何提升產品質量、產品開發與質量管理等問題。此次沙龍已是本系列活動的第五期,聚焦于光譜儀器及關鍵部件研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