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儀器設備是海洋調查、監測、科學技術研究、海洋開發及海洋環境保護、預警等活動的重要工具,其工作特性與質量水平直接關系上述活動的水平和效益。《全國科技興海規劃綱要》中也指出“提升國產海洋監測儀器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海洋儀器在貯存、運輸和使用時會遇到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各種環境要素,這會對海洋儀器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造成較大的影響。環境試驗是評價儀器設備對各種環境條件適應性的試驗,是海洋儀器設備研制、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既可為改進產品設計、驗證極端條件下的功能和操作性提供技術依據,又可為確定或驗證儀器附加誤差、校準方法及評估測量不確定度、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等提供技術支撐,還可以為客觀評價產品性能,進行合格判定和推廣使用提供憑據,是第三方獨立檢驗必不可少的試驗項目。
現行HY016《海洋儀器基本環境試驗方法》修改于1992年,其中多數試驗方法已不能涵蓋現今海洋儀器發展的需求。
據介紹,此次即將出臺的《海洋儀器基本環境試驗方法》包括用于海洋儀器的14個方面的環境試驗方法,其分別為低溫試驗、高溫試驗、低溫儲存試驗、高溫儲存試驗、恒定濕熱試驗、交變濕熱試驗、溫度變化實驗、長霉試驗、鹽霧試驗、沖擊試驗、碰撞試驗、傾斜和搖擺試驗、振動試驗、水靜壓力試驗,試驗方法分別用于確定海洋儀器儀表的耐腐蝕性能、在海水壓力環境下的適應性、儀器及組件是否生長霉菌及霉菌生長后對儀器及其任務完成和使用安全性的影響等方面的情況。這一標準制定并實施后,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海洋儀器儀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檢驗的標準及依據,對我國海洋儀器儀表行業將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