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布下50個監測點時刻保障自來水水質
煙臺市自來水公司水質處處長王軍稱,現在在市區設立了50個管網水監測點,每天對市區管網供水進行常規性關鍵指標檢測。
每天會從50個管網水監測點中,取5個監測點的水檢測,包括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游離余氟、渾濁度、色度、臭和味等檢測項目,并填寫常規檢測任務單。
除了50個管網水監測點,在王軍的電腦上,還能隨時從網上查看8個地方的水質在線監測數據。一旦出現異常,能夠快速進行處置,短時間內消除水質異常,讓市民吃上放心水。
浙江6道關106項檢測自來水來之不易
近日,記者走進蕭山水務集團第三水廠,見證了原水“變身”純凈清冽自來水的全過程。自來水制作工藝繁復,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一樣不能少,檢測標準更是嚴格,共有6道關106項檢測標準。一滴自來水的產生大不易,市民節水惜水不可少。
據悉,市民喝的自來水,60%來自第三水廠。在水廠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依次參觀了反應池、沉淀池、過濾池、清水池等。前不久,一些地方被曝出原水水質出現問題,市民十分關切,蕭山供水部門如何應對此類“水危機”?“我們在常規工藝上又增加了高錳酸鉀預氧化工藝,另配備了粉末活性炭投加裝置,隨時應對原水出現異味等突發事件。”第三水廠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在水處理過程中,檢測人員不斷檢測水質,最終,濁度幾十度的原水,變身為濁度0.1左右的自來水,送往千家萬戶。
從源頭到用戶終端這一過程中,自來水要闖過6道檢測關。第一道檢測關設在原水取水處,采用人工檢測和自動檢測兩種方式,水務集團在現有錢塘江三江口和義橋富春江兩個取水點均設置了化驗室,對原水實施檢測,全面掌握原水水質動態。原水進入制水環節后,水廠實驗室在制水的各個環節抽樣檢測,分別檢測沉淀水、濾后水和出廠水。同時,區供水公司水質科會對自來水進行抽檢,其中一些檢測項目送往杭州檢查。自來水進入供水管道后,檢測人員還將在60個檢測點采樣管道水,檢測是否有細菌超標等現象。
廣東自來水送到家要經過三級監測
第一級是生產崗位監測,包括在線儀表監測和生產崗位人員監測。東江水務下屬五家自來水廠在每個水處理工藝段上都設有在線儀表,能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實時采集和反饋控制。
第二級是廠部化驗室的日常檢測。廠部化驗室是水廠設置的專門負責水質檢測、管理的一個班組,每天由專業水質化驗員對水源水和出廠水進行不少于2次的檢測,包括色度、肉眼可見物、臭和味等18項指標。當水質出現異常或其他突發情況,則根據情況增加檢測頻次,并及時把檢測結果反饋至公司生產部門,以便及時作出應對措施。
第三級是東江水務水質監測站的監測。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頻次,東江水務水質監測站對水廠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水進行常規項目、多項目和全項目檢測。按照新國標的要求,水質監測站每天對各個水廠的出廠水、管網點水樣進行色度、肉眼可見物、臭和味等13項水質指標檢測,所檢測的管網點覆蓋東江水務五間水廠的供水范圍;每月對五間水廠進行一次水源水35項、出廠水和部分管網水43項水質指標檢測;每半年一次對五間水廠的水源水、出廠水和部分管網水進行166項指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