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發生5.0級地震
云南大理洱源縣、漾濞縣交界處,今日9時45分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
據洱源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地震發生時縣城有明顯震感。位于3月份發生5.5級地震重災區洱源縣煉鐵鄉煉鐵村村民許玉華告訴記者,地震發生時晃動非常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群眾都跑到室外躲避。
據了解,洱源縣3月3日發生5.5級地震后一直有工作組在震區開展工作,目前正增派人員調查核實受災情況。記者從云南省地震局獲悉,將派工作組前往震區開展工作。
專家建議應加強地震監測預報
由于地震突發性比較強,危害預估比較困難,所以專家建議應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因此地震監測儀器是必不可少的,地震監測是對地震發生及與地震發生有關的現象進行監視和觀測,地震學家通過各種儀器對地球存在的地磁場、地電場、形變場及水的化學成份含量進行檢測,然后依據這些檢測所獲得的信息可以進行地球科學研究,那么我們是如何對地震前兆現象進行監測的呢?地震前兆臺網包括形變、電磁和地下流體等三大學科觀測網點。基準地震臺,看似普通的平房,其實是進入觀測山洞的通道,山洞里安裝著多種高靈敏度觀測儀器。
由于人們在地表的生產、生活活動、氣象等因素很容易對地震儀器造成干擾,因此地震臺震的選址要求盡量避開人類活動,減少人為的干擾。這個觀測山洞處在山頂60米之下,儀器自動采樣、連續觀測,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臺網中心
借助于精密的儀器,可以測出這種十分微弱的變化,分析這些資料可以進一步研究觀測資料和地震的規律,除了監測形變還通過高精度磁力儀來監測地球磁場隨時發生的變化。同時,地震的微觀異常還與地下流體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用儀器測定地下流體,觀測它們的變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地震的規律。
生命探測儀協助快速救援
除了加強地震監測預報之外,相關部門還應配備專業的搜救儀器。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測儀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器材之一。生命探測儀可廣泛用于火災現場、河流、湖面、山區、地震塌方等存活目標搜索及有無生存者的確認,也可用于跟蹤搜救人員的生命安全。生命探測儀是根據電磁波、聲波、光波等物理學原理,通過專用的傳感器將物理信號轉換電信號、再經過濾放大后、輸出可視或可聽信號,組成的能搜索、探測、尋找生命的儀器設備。
我們一般將生命探測儀分為:音頻、視頻和雷達,最新《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即是按此分類。這主要是按傳感器類型分類的1.音頻生命探測儀(包括聲波、震動波)2.視頻生命探測儀(包括光學、光纖、紅外)3.雷達生命探測儀(包括成像、非成像)4.氣敏生命探測儀(如二氧化碳檢測儀)5.其它形式生命探測儀(如磁場形式等);如按探測功能分類可分為直接生命探測儀、間接生命探測儀;按探測方法分類為有源生命探測儀、無源生命探測儀;按探測環境分為陸地探測、水下探測生命探測儀等。
有些生命探測儀可以透過通用結構墻體材料和建筑廢墟,探測到5米范圍內人的呼吸和10米范圍內人的運動等生命特征,并能精確測量被埋生命體的距離深度,搜尋生命體30秒內出結果,2分鐘內確認結果,協助救援人員快速搜救,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