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16日,法國巴黎,時隔近9個月后,埃菲爾鐵塔重新向公眾和游客開放。因為對于新冠疫情的防控,巴黎的標志性建筑自2020年10月30日起關閉,這是自二戰以來關閉時間最長的一次。
當地時間19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我很想說它會在2021年結束,但我真的不這么認為”,“如果我們真的很幸運,2022年我們就會控制住它。”
瑞安強調,如果各國確保將疫苗公平地分配給較貧窮的國家,實行社交距離并為醫院提供足夠的資金,那么新冠疫情可能會更快結束。
他說,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可能會更早結束大流行,他同時批評世界領導人沒有與較貧窮的國家盡可能多地分享疫苗庫存。
“孩子們應該問他們的政府:我們為什么不分享”, 瑞安在回答其同事兒子的問題時說,“這對我來說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大問題,我們分享得不夠多,我們分配不公平,我們知道我們在學校是能學到(正確的做法)的。”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霍夫表示,世界許多地方的病例仍在增加。“在過去的7天里,在全球范圍內,病例增加了11.5%,死亡人數增加了1%。”
上周,世界許多地區的新增病例有所增加。歐洲增加了近21%,東南亞增加了16.5%,西太平洋地區增加了大約30%,東地中海地區的病例增加了15%。
在過去的7天里,世衛組織六個區域中有四個區域的新增新冠死亡人數也有所增加。其中,西太平洋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0%,東南亞增加了12%,東地中海增加了4%,非洲地區最近也仍在遭受傳播高峰的困擾。
范克霍夫還稱,可能導致突破性病例激增的新變種仍然有可能出現,“德爾塔變種不會是你聽到我們談論的最后一個令人擔憂的變種。”
WHO官員表示,如果世界各地的人們越晚接種疫苗,持續聚集活動的時間越長,那么出現更危險變種病毒的風險就越高。只有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應進行國際旅行。
瑞安說,“在新冠疫情中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增加或減少風險,沒有零風險,而是將風險最小化。”